干货很多,挑战不少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去年1024科技日上,曾拍下一张意义深远的背影照,主角正是这家新势力造车“全村的希望”——何小鹏与吴新宙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彼时,刚刚经历了老款G9的上市风波,小鹏的处境只能用元气大伤所形容。
好在,因为拥有他俩的存在,些许开始动荡的军心,就不至于涣散。
即便进入2023以来,中国车市瞬间变为一部丝毫不留情面的“绞肉机”,让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参与者,都经历着一场愈发残酷的“极限压力测试”,可何小鹏与吴新宙仍在负重前行。
当然,无法忽略的还有,王凤英加入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,以及成功打出G6这张“底牌”,让整家公司拥有了可靠的支点。
从牵手大众、接单滴滴、焕新G9中,同样能够感受到小鹏想尽办法“自救”的决心。
相比之下,唯一留有遗憾的是:今年8月,吴新宙,选择离开了。
是的,你没有听错,就是文章开篇那张照片中的“半壁江山”,也是除何小鹏之外最重要的“灵魂人物”。
实际上,回顾这家新势力造车的成长历程,所做最正确的一件事情,就是坚定不移的深耕“智能化”,让对应标签深深烙印在了终端消费者的心中。
身为前自动驾驶副总裁的吴新宙,则让小鹏的高阶辅助驾驶系统,成为了其手中握有的最大“底牌”。
奈何,双方不得不选择分道扬镳。而他出走所带来的影响在所难免,小鹏能做的便是把程度降到最低。
“新宙在去年下半年表示要回到美国,里面原因很多,但是我非常尊重和认可他的思考,所以在后面的 10 个多月时间,我们一起确定了全新的工作模式,在架构上、组织上都做了不少提前和主动的优化和迭代,也很早就选择了李力耘来接手AD 团队,因为已经准备了近一年,因此我无比相信团队和业务的过渡会是丝滑流畅的。”
稍感庆幸的是,何小鹏在消息官宣后立即的表态,像是抛给所有人的一颗“定心丸”。
也恰恰基于上述背景,经历了种种波折,昨晚位于广州黄埔工厂,又一届1024科技日徐徐拉开了帷幕。
活动开始前,我心中最大的疑问,恰如今天文章的标题所言。
不过,整场参与下来,突然发现有些担忧完全是多余的。
可以说,这家新势力造车用短短一个小时,含金量颇高的传递了它在深耕“智能化”的路上,究竟做了什么,又打算做些什么。
接下来的篇幅,想要分成两部分阐述。
首先,将视线聚焦吴新宙的“接任者”——小鹏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。从幕后走向台前,初次站在聚光灯下的他,火力全开。
“无图的战斗,已经结束。”
一句迅速发酵的言论之后,李力耘表示采用轻地图方案的XNGP城市智驾,将不受限于高精地图的使用范围和更新时效。
小鹏XNGP系统已在全国范围内具备支持城市智驾的技术能力,在完成严格的工程测试验证后,即可按照用户覆盖率和行程需求,以分批开放城市的方式全量推送。
与此同时,“AI代驾”功能则是小鹏智驾手握的又一张“底牌”。
因为该功能不受城市限制,开启AI代驾功能后,用户可在全国范围内设置起点和终点,手动驾驶一次后即可形成记忆地图,在之后选择该出行路线时,就可以使用“AI代驾”功能,实现单独路线、特定场景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。
发布会上,李力耘还分享了面向全场景智驾的终极架构XBrain。即由深度视觉神经网络XNet 2.0和基于神经网络的规控XPlanner等模块构成。
XNet 2.0融合行业最高精度的纯视觉占据网络,实现动态BEV、静态BEV、占据网络三网合一,是行业首个应用大模型具备时空理解能力的感知架构。
规划及控制层面,基于神经网络的XPlanner可结合分钟级以上的时序连续分析动机,并依据周边环境信息及时变通,生成最佳运动轨迹。
另外,相应研发体系能力也是他所介绍的重点。譬如,小鹏全栈闭环的数据能力在过去一年再次提效,加速城市智驾能力提升。端到端的全栈仿真能力可有效拦截问题,减少扩城的边际成本。
写到这里,对于李力耘的汇报,用其最后那张PPT上的话,就能做一个精辟的小总结:“不画大饼,不换概念,无缝衔接。”
相比之下,何小鹏更加游刃有余的表演,才是本届1024科技日的“主菜”。
其一,官宣无高精地图区域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将于第一阶段开放20城,年内增至50城,AI代驾功能将启动小范围测试,年内向部分用户开放,2024年完成全国有所区域的城市高阶智驾覆盖。
其二,官宣“开城”及“AI代驾”两种模式将同步进行。活动当晚,首批“开城”城市正式开启公测,“AI代驾”开启小范围测试,并将于近期全量开放,系统版本号4.4.0。
伴随本次OTA,小鹏G6、P7i、G9的Pro版用户也将迎来智驾能力的升级,包括SR感知能力的提升,与高速NGP及LCC使用体验的增强。
其三,千呼万唤驶出来,官宣全新智能座舱系统——XOS天玑,并官宣自研XGPT灵犀大模型接入语音系统。
其四,官宣首个驾舱融合车载计算中心,以XEEA 3.5电子电气架构为核心,集成智能驾驶、座舱、仪表、网关、IMU、功放等功能,比上一代中央计算架构性能提升50%的同时可节约40%成本。
其五,官宣下一代电驱系统采用更高效的电磁方案,在120km/h高速行驶时综合效率突破93%,进一步优化的碳化硅方案,在保证动力效能的同时减少50%关键成本。
其六,官宣正在研究探索CIB+中地板一体压铸技术,将续航提升5%的同时,降低10%-30%的制造成本。
读到这里,如果你还感到不过瘾,那就再来回顾一下何小鹏所编织“未来的梦”——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、分体式飞行汽车、自研双足机器人。
虽然眼下还显得有些不切实际,甚至被诟病是在分散精力,但依旧能够为这家新势力造车增添一些所谓的“科技属性”。
而发布会临近尾声的“彩蛋”——X9,也值得被单独拿出来聊聊。
贵为何小鹏口中的“年轻态”MPV,身为整个小鹏的冲高之作,仅从外观造型来看,它的设计与调性还算维持的不错。
就目前已知的产品力,将承接全域800V、前后一体式铝压铸、XNGP等扶摇架构核心技术,并标配后轮转向,搭载骁龙8295芯片并首发XOS天玑。
更多信息,11月举行的广州车展将会揭晓。
同样,写到这里,对于何小鹏的汇报,用其最后那张PPT上的话,也能做一个精辟的小总结:“嘴强王者可能影响舆论,真搞技术才能创造未来。”
作为旁观者,愈发肯定的是,在带领这家新势力造车熬过一段又一段的至暗时刻,他的掌舵能力与对于汽车行业的嗅觉都在迅速提升,本届1024科技日亦是很好的证明。
更加有趣的是,发布会结束后的小范围专访中,有媒体向何小鹏抛来一个尖锐的问题,“在智驾上,你怎样看待华为的猛攻?”
众所周知,随着后者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强势归来,包括奇迹般的令问界M7起死回生,已然成为这家新势力造车绝对绕不开的对手。
“其实,我们就像老大、老二打架,最后遭殃的是老三、老四。”
此话一出,除了引发大家的会心一笑,从中感受到的还有小鹏与华为一起,均成为了中国智驾的“引领者”。
的确,现在争论孰强孰弱没有太大意义,齐头并进公平竞争才是王道。
无独有偶,专访中,有媒体问及何小鹏,“你认为智驾的拐点真的来了吗?”
他的回答非常言简意赅:“数字不会说谎,我们G6的Max版销量占比超过60%,2024款G9的Max版订单占比更是超过80%。”
取得上述阶段性成绩的背后,还是小鹏的坚守与长期主义。
至于文末,则想呼应开头,继续搬出一张昨晚拍下的背影照,主角正是这家新势力造车“新的根基”——何小鹏与李力耘。
当然,绝不是危言耸听,往后的中国车市只会越来越血腥,属于二者以及小鹏的“极限压力测试”实际上才刚刚明枪。
必须警惕的是,虽然桌上的“蛋糕”特别诱人,但能够分羹的终将有限,所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必须保持警惕与饥饿。
不然,将会迎来又一个深渊……
推荐阅读:
“暖心相伴,人保护航”中国人保携手温州市车域汽车综修厂宣传活动
华为与奇瑞联合打造的智界S7正式上市,能否超越“前辈”们的好成绩?
专题推荐: